2013-06-09 17:31:51
落实课前预习 提高教学效率
樊金德
学生学习的过程无非就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因此课前预习就是学生学习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做好课前预习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就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课前预习将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移,也是新课标在新形势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优质的重要手段。
预习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而且对教师也受益匪浅。预习对学生来说:(1)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2)明确学习本节内容将要用到哪些已经学过的定理、公理、定义和公式,做到有准备学习,(3)明确本节内容哪些是自己不懂的、需要认真听讲的,做到听讲有的放矢,(4)明确本节涉及到哪些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和思路。
预习对教师来说:通过布置预习、检查预习,明确本节内容哪些学生可以学懂,哪些学生学起来有困难,哪些内容需要精讲、哪些内容需要略讲,从而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重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大大的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切实做到高效、优质。因此预习不仅是学生的事,更是教师的事,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督促要求学生预习,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那么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如何落实课前预习呢?
一 教师要学习新课标,通读新教材,明确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明确本节内容在本章、本学科以及高考中的位置
二 根据新课标、高考考纲的要求,设计学生可操作、能解决的预习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能体现本节教学的重点、为突破教学难点做铺衬的问题
三 布置预习作业,教师提出预习要求,指导预习方法,明确预习目标,督促学生做好预习作业。预习作业可做在教材的空白处,也可以做在笔记本上。
四 认真检查预习、评价预习,教师在课前以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检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二是通过检查教师明确学生懂与不懂的内容,及时掌握学情。同时,通过检查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肯定好的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
总之,预习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持之以恒是关键,坚持下来必将大见其效。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