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7 17:50:42
如何使政治课上的有趣味?
吴润贤
从教多年,一直在探索怎样上好政治课的方法,在课后经常和同学和老师交流。把他们的困惑以及不喜欢上政治课的原因作为一项探究命题。探索和尝试新的授课方式。并且在课后不断总结经验和得失,日积月累,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方法,成功的喜悦鼓舞我不断前行,现在,我把一些方法写下来,以供各位同仁分享。
第一;要使政治课上的有趣味,是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得熟练掌握每一门课的考纲、要求、考试动向、知识内涵等,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那还不如让学生自己看课本。
第二;在具备了第一个条件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将要上课的程序和每一个环节,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值得考虑,那就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学生,他们是一群有血有肉、面孔鲜活、蕴藏着无穷智慧和力量的群体,尽管他们是学生,但是在他们当中,有些学生知识渉猎面很广,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因此,千万不要低估了他们,要设法想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好创造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必要的时候,在课前布置相关的探究命题或任务,让他们搜集资料(这些资料必须是和所教的内容相关的),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者,你要随时掌控好课堂节奏,充当好导演这个角色,在出现问题或在某一个关键环节加以点拨就行了。从问题的提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评估。似乎在一切都是预定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教者本人要具备驾驭课堂对的能力。
第三;对平时积累的素材要有针对性,精心挑选,并恰当运用,引导学生去分析,这样收效更佳,使学生感到政治课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显得有趣味。是与我们的是密切相关,与人生成长紧密相连。例如,我在讲“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力”时,适时地引入“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黄岩岛对峙”。在讲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时,运用“在2013年舂节期间免收过境费”这一经济政策,特别是在讲到“政府的职能”时,用大家都知道并且亲身经历的事件,例如“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每当灾害发生时,总能看到总理的身影,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温总理从地震的废墟中捡起一本小学生的书包和一致鞋子时,留下了悲伤的泪水,人们看到这一幕,怎能不为之动容?当然对于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很容易理解了。
第四;对于不同年级的授课方式应该不同,对于高一和高二,在围绕基础知识和核心考点的前提下,恰当的运用一些素材,使教材的内容更加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如果再能够根据所教内容,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可以说是一件一举三得的事情,及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亦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一可以加强记忆。而对于高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死般硬套。
第五;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所教的学生对象在方式变化,教法和素材都要变化,这样,你的教学才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当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另外,你还可以成立兴趣学习小组,平时积累资料,探讨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每当他们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要对他们教学准确评估和表扬,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他们也可以成为你教学中的信息反馈来源,从而不断改进你的教学。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若有不脱之处,请提出批评和指正。
成功高中分校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