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8 17:10:30
如何顺利的度过焦虑等待期?如何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揭榜的那一时刻?如何稳步踏入理想的大学殿堂?如何面对考场的失利?……这些,成为了高考过后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们更加关注的话题。
1 如获大赦放纵型
高考结束当天,李先生的儿子就整夜未归,原来儿子早就和同学们安排了相当丰富的活动内容:先看欧洲杯,再吃烧烤,又喝啤酒,然后是K歌。根据往年对高考考 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考后考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从原来的13小时下降为不到1 小时。许多家长也由考前的“严格监管”变为“宽容放纵”,认为孩子备考阶段非常辛苦,考完后应该彻底放松了。
建议:考试结束后,每一个考生的未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产生焦虑。面对焦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排解方式,有的选择和 同学在一起聚会玩乐,有的选择在家里闷头大睡。作为父母,首先要允许孩子选择他们排解焦虑的方式,不要刻意阻挠。当然,这种宽容不是无限度的放纵,事实 上,大多数孩子都明白,接下来还有填志愿为上大学做准备等等事要做,也不会无度。这时候父母还需要抽时间陪陪孩子,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
2 患得患失焦虑型
我能考多少分?我会考上吗?高考结束后,小雨一直忐忑不安,她对自己的成绩充满期待,总体感觉自己发挥正常,会考个不错的学校,但她又很担心自己万一失 利,很想立马就知道成绩,又害怕知道,实在是心中没底,加上家长和亲戚不断过问考得怎么样,让她越发焦虑、烦躁,严重的时候晚上还会失眠,她觉得这段时间 真难熬。
建议:这是一种常见的考后焦虑型心理,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这种不确定性让考生 更加焦虑。建议考生对分数尧自我和未来要正确认知。要学会自我放松,分散注意力,比如可以听音乐尧打球,与三五好友结伴做一些户外运动,找同学好友倾吐自 己心中的烦恼等等。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作为考生家长,首先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无论孩子考得怎么样,都应该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不要 过多盘问。
3 “考砸了”失落自责型
“肯定考砸了,没希望了!”有些认为自己考试失利的考生,考试结束后便背上了一种心理负担。尤其是平时成绩不太好的,会责备自己平时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 他们整天郁郁寡欢,觉得对不起父母,无颜见老师、同学,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里,一呆就是半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觉得自己前途暗淡。
建议;挫败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有时在考场,有时在情场,有时在名利场上。首先,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适度的挫败感对于他们反省自己的不足是有 益处的,了解了自己的弱点以及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会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后,要重新计划自己的未来,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考试情景中。 当高考已成往事,正视现实,条条道路通罗马,高考也不是人生唯一一条道路,不管对或错,重新开始,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放弃了其他许多条道路。父母不要给 孩子太多压力,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告诉孩子这次不行,下次还可以再来。
4 无所事事茫然型
“考试前多么希望考试快点结束,自己快点毕业,真的毕业了,觉得自己心理空落落的,尤其是不能和好朋友天天在一起了,觉得日子太无聊了。”飞飞是去年高中 毕业的,回忆起期待中的毕业,他是这样描述的。毕业后,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一下云消雾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建议: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持续了十多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被改变,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随着压力的 释放会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产生一种虚无尧无所适从的感觉,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也会加大学习的无方向感。这时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 励孩子运动尧引导孩子交往,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考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比如说与同学结伴出游等,趁机 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随后的填报志愿做准备。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