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5 11:36:12
张俊杰校长:
您好,三年前在成功时就很敬佩您。转眼从成功毕业3年有余,在成功时的每一幕都历历在目,感谢母校当年的栽培,虽为期一年,但这一年里成长的收获的我将受益终生。
三年前,我转到成功是为了逃避家乡复读的巨大压力,在成功的一年很充实,每一天我都很开心;但是很无奈,最后高考失利,后来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延考自己没调整好节奏而且本来数学底子就比较差,当年数学考完后极大地影响了心情。当时选择复读是因为应届高三那一年家里几个或近或远的亲人相继病逝,使我发下了要治病救人的宏远,于是拿着应届645的成绩一心只想报医学,随后落榜。复读后,面对更低的成绩,我还是选择了医学,报了中山医。更戏剧性的结果发生了,中山大学的医学很好,但是当年没给延考区给名额,我被调剂到药学,我经历了人生第二次艰难的选择,毅然南下,来到了羊城广州,开始了我的中大之旅。
大学一开始,就陷入了极度的不适应,因为想转专业,所以对本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当时进入了灰色地带,辅导员老师建议我好好了解药学之后再做决定,我把整个药学院实验大楼跑了一遍,清楚地知道了药学是干什么之后,恍然大悟————老天把我安排到了我一直渴望的行业。一种新药的问世,无疑对人类是一种幸事!
于是,开始感兴趣的投入了学习中,加入了课余科研项目,担任了班长,团委部长。今年,又担起了院团委的重担,当了副书记,而且自己的课题也获得院里的科研立项。
总的来看,我是一个在挫折中不断成长的年轻人,而这一切都是在成功那一年培养出来的,来成功之前是一个父母身边不懂事的少年。一年的复读生涯懂得了担当,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坚强。坚持洗凉水澡的习惯是那时候养成的,坚持跑步的习惯也是那时候养成的。。。在这感恩节来临之际,感谢母校,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真的,谢谢您们。
离开母校后,一直牵挂着,偶尔去兰州,车从校门口飞驰而过时,总要久久回望,很想回来看看,但感觉又很沉重,这种沉重感是说不上的沉重,所以一直和各位老师电话联系着,但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去年,一位成功的师弟通过用QQ找到我,说是谢进强老师推荐的,他毕业了到新学校想当班长,谢老师说我比较有经验,让他咨询我,我详细的给他说明了竞选和工作的要求,之后他说他选上了,那次,我真的觉得可以为母校做点什么。
最近,学院在搞"校友理事会成立大会'和“校友论坛”。我负责这一块工作,在工作中我就发现,成功也可以这么搞!!!
首先,我们可以在学院网站建立校友专栏,校友可以发帖,发文章,留言,提建议;
其次,学校建立校友名录,确认每位校友的现在联系方式,编成小册子,邀请大家加入校友会
然后,可以在学校成立“一对一导师制,一位毕业校友可以和在校的想报考他所在的那所学校的师弟或师妹结成对子,做为心理或信息辅导老师,建立沟通联系。
还可以定期举办校友活动,比如说校报可以向校友约稿,暑期和寒假可以联系一些校友来校和同学近距离交流...
只要沟通渠道建立了,校友将是学校一块很好的资源。
张校长,之所以敬佩您是因为从您的讲话中我听到了成功学校的方向,她不是以营利为最主要目的,而是甘肃教育人,西北教育人的一种教育理想;她不只是一所只会打造高分的民办学校,而是用新理念来打造人才的摇篮;成功的存在至少在甘肃是一面旗帜,她代表了未来中国教育的方向。
学生之言,皆发自肺腑,相信很多校友和我一样都怀着这样一颗关心母校的心,再次感谢您当年来武都看望大家,我还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再次祝张校长工作顺利,祝成功所有的老师开心每一天,谢谢您们!
此致
敬礼
2008届理科六班毕业生:刘瑞贤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