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2 09:05:23
当你打开你的书包准备开始一天的复习的时候,各科教材、配套的辅导书、杂志或报纸、习题集、模拟试卷、辞典等工具书涌入你的眼帘。你傻眼了,这么多的书,我该看那一本?
辅导书、课外杂志和报纸、习题集、模拟试卷,这些对考生来说,是些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你去书店看一看就知道有多少高考的辅导书、习题集,这其中有相当多是粗制滥造的东西。如果你瞎买一本去复习应付高考,其结果可能误了你的前程。和那些教辅资料相比,教材是由全国最有经验的专家编写,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例题,每一个思考题或习题都是经过他们精心挑选、精心设计而成,教材编审委员会专家对教材的把关提升了教材的质量!在多年使用的教材上不断修订完善更是使教材成为精品!
至于第一轮复习中课本的重要性,我觉得王总的那句“第一轮复习不以课本为主就等于没有复习”将它诠释的淋漓尽致!少了课本的复习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第一轮抓住课本,你才有可能在高考中如游鱼得水、俊鸟得飞!
我该看那一本?当然是课本!
我该如何看课本呢?
第一步,对照各科《考试说明》,确定高考复习范围,在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范围复习书本。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幅图,认真做每一道题。努力做到:(1)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书本上的各个知识点;(2)知识点掌握不留空白和隐患。几乎每位同学在基础知识点掌握方面都存在缺陷,即有些知识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这个阶段的复习要在全面掌握课本的基础上,重点突破知识点方面的缺陷,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或者做一些配套练习来加强理解。
第二步,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试图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已经掌握知识点,比如可以研究课本的目录、章、节、文中的标题等之间的关系。努力从不同角度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把这些知识变成网络。一旦你达到这个目标,书就变“薄”了。如果经过复习总结后知识点以后仍然觉得书本内容很多,还很“厚”,这表明你没有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你还需要继续整理这些知识点。
第三步,配合“基础宝典”,“错题宝典”。将自己在复习课本的过程中觉得比较重要或者模糊的知识点记录在基础宝典上,经常翻阅。如果发现有题目没有做出来或者做错,我们不仅要找到答案,还要回归课本,重新复习有关章节的知识点,解决做题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的同学每天做一套题,不管做了多少题,可分数总不见提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上次错的地方没有解决,还会在同一地方出错。这也是“题海战术”无效的症结所在。在做题或者模拟考试的时候,不要去关心分数,分数对于复习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高考分数才有意义),你要做的是关注错题,回到课本中来解决错题。
上面是我在第一轮复习时抓课本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学弟学妹们的学习能够带去一些帮助!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