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12:06:02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兰州成功学校高一年级俞倩老师所带班级政治学科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此,俞倩老师认真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感想。今天,让我们一起与优秀者共同“对话”,学习她的教学实践经验。
深耕政治课堂: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常常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抽象的政治理论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如何让看似枯燥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有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我逐渐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01
一、课堂严盯紧抠:用追问点燃思考的火花
我坚信,课堂不是理论的单向灌输,而是思维的训练场。每讲解一个重要概念,我不会满足于学生表面的点头理解,而是通过不断追问,迫使他们深入思考。比如在讲解“意识的特点”时,我不会止步于让学生记住特点是什么,我会连续追问:“意识的目的性是怎么体现的?能否举例说明?”“动物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吗?”“我们有没有无目的的意识活动?”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概念本质。
这种追问式教学最初遭遇了不少阻力。学生们习惯了被动接受,突然被要求主动思考显得不知所措。但我坚持“宁可课堂进度慢一些,也要思维深一度”的原则。渐渐地,学生们开始期待我的提问,甚至能够自己提出有见地的问题。这种转变让我欣慰:政治思维的本质不是记忆,而是质疑与探索。
02
二、解题训练:一题深解与一题多解并重
在习题训练中,我强调“一题深解”和“一题多解”的结合。
“一题深解”是纵向深入。我会选取一道典型题目,带领学生分析命题意图、知识范围、答题角度,甚至揣摩评分标准,或者让学生自己根据材料和选项信息自行出一道变式题,题型不限,可以是选择题、判断题,甚至只是一个简单的提问,目的都是检验学生到底有没有理解透彻、到底会了没有。
“一题多解”则训练思维灵活性。同一材料题,我会鼓励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引导他们用不同知识点解答。通过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围绕一道题的知识点延申拓展,能想到的尽量想到,能吃透的尽量吃透,做到解一道通一类,类似的题目再次见到不会被难倒。
03
三、抓牢基础:死记硬背不可丢但需巧记
在强调能力培养的今天,我依然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政治学科的概念、原理是思维的砖石,没有记忆就没有思考的基础。但我反对机械记忆,倡导“理解性记忆”。我常用口诀记忆、思维导图、概念对比、默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基础,为深度学习提供前提。同时以小组作为辅助,根据学生能力和特点进行分组,每组6-8人,以组长普查+老师抽查的形式检查基础知识的识记,打好学习的基石。
回首教学路,我深刻体会到教师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学生的变化:从对政治的漠然到主动学习,从机械背诵到理性分析,从应试学习到真正喜欢。这些转变告诉我,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维的训练者和价值的引领者。
教育是“慢艺术”,政治教学尤其如此。在这条路上,我愿继续探索,与学生共同成长。 优秀教师 ——俞倩
优秀教师 ——俞倩
俞倩,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自2020年加入成功学校之后,一直从事政治学科教学。努力钻研教材,提升自我,践行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落实成功“教学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领悟教育真谛。
教育箴言: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