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16:17:00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随着“学案”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理念、方法正在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和运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也在不同学科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很多教师对学生“ 自主学习”仍存在许多理解上的偏颇,致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有的课堂上,在应该学生自学时教师却不自觉讲起来,使学生丧失自学的机会;有的课堂忽视教师主导、指导作用的发挥,学生自学无序,学生随意讨论,自主学习变成了“ 自由学习”;学生中出现别人学习,自己坐等别人学习成果的现象等。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效。
有效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帮助下的“ 自主”学习过程,得到推进、提高和发展。课堂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或者教得认真与否,而是学生有没有学会,学得好不好。如果没有学会、学好,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学生学得再辛苦,课堂也是无效的,起码是低效的。
“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虽不能完全自主,但仍然具有相对独立性,自主落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是否真正确立。课堂上有的老师总会不自觉地讲起来,这是在老师的思想里没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外在表现;学生在课堂上不知道干什么,出现等、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依然张口等=别人来喂食。可见,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开展有效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一、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一是转变教师角色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共同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尊重与赞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内向不合群的学生,尊重有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意见不一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扬他们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微不足道的成绩和进步。
二是学生角色的转变。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宰、课堂的主人,让 他们从传统的、从属的、封闭的角色转变为自主的、开放的主人地位 。通过师生对学生主体性的彻底认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学习和探索,去谋求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对自己的主体角色有了高度的认同感,才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展示自主、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在学习中 ,等、靠和无所谓的现象才能得到根本转变。当然 ,学生角色的转变首先是以教师角色转变为前提的,没有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便没有机会和可能。
二、学生要能“ 学会 ”
1.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有效,必须是以教师的心理导向和知识发展水平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学生要能“学会”,首先是要提高教师学案编写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学案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载体,高质量的学案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学案的编写,要以学生学会为目的,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能接受多少,就设计多少内容,且不可片面求全、求深。要认真把握相关科目的课程标准,去除繁难偏旧的内容,注重“双基”。有的老师 把本节的所有相关内容都设计进去,总想在深度和广度上一步到位,而时间是有限的,这样不切实际地定目标,完不成任务是肯定的。要知道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学案设计要重点突出,抓主要矛盾,打歼灭战。不能漫无目的,赶到哪儿算哪儿,要有计划,有重点。
2.引导学生参与学案的编写。老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虽然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但由于知识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每年的学生素质又各不相同,自己不可能完全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所以设计的学案往往不适合学生的 实际。学生参与教师的学案编写,老师根据学生的感受和意见对学案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样的学案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学情,在课堂上更容易操作。这样,在课堂上由于学案不符合学生实际而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效果的现象就会大有改观。
三、学生要“想学 ”
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必须以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也就是说学生要“想 学”。因为毕竟学习是艰苦的事情,不可能每节课都那么有趣,学生必须有内在的动力和坚强的毅力,才能够持之以恒地学。要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使学生把家庭的、小组的、班级的、学校的、社会的、国家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求。在良好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出更强的学习动力。
四、学生要“会学 ”
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学生要“会 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心理和知识基础的限制,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不能做到完全自主。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 提供必要的 支持。
第一 ,加强对学生自学的指导 。 自学指导是学案设计的中心环节 ,要在 “ 指导”二字上做文章 。即必须让学生知道干什么 ,利用什么工具资料怎么干 , 多长时间以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检测、展示学习的效果等。自学板块式设计要考虑知识的完整性,问题的设计要具体,可操作性要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抓主要矛盾,不能面面俱到,不要指望学生在一节课内全部学会。
学生自学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发现问题就开始讲,这样会干扰其他同学自学,要让学生安静地、独立地完成自学过程 。二是学生自学时不要无 事可做。记住教师是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个时间巡视 ,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个性问题,并通过观察、个别询问等形式发现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并把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下一步调整课堂进程和调整精讲点拨的内容寻找依据。
第二,为学生提供可供自学的物质资源。要及时为学生提供实验仪器,引导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工具书等,并指导好学生怎么用这些东西。有很多老师怕学生手中有详细的资料,更怕学生的资料中有答案,其实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很多东西不也是从教参或者资料上学来的吗?单靠课本老师无法科学完 美地设计一节,同样学生两手空空,没有资料,单靠课本也不可能自主学好。
第三 ,让学生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合作支持。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做好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同时要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留出学生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获得同伴的合作和支持,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当然是否需要讨论,讨论多长时间要根据情况确定。学生自学的时间要充分,只有在充分自学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交流才有针对性,才不会流于形式。
总之,只有在师生对学生主体性的彻底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想学”“会学”,进而“学会”, 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2011 - 11 - 12 22:34:05)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