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5 16:27:25
清晨,在公司基地安排、指导工人对油橄榄园施肥、除草;上午,驱车百余里
到喜德县种植区进行技术指导;下午,赶回基地学习、探索最新的选种、育苗
和丰产栽培技术……这是四川凉山州中泽公司技术员付永平的一天。
他负责的喜德县油橄榄扶贫试验示范种植基地,位于海拔1600米的冕山镇民主村,也是凉山州与京东对州内八县市进行橄榄油产业电商精准扶贫的项目基地之一。
油橄榄种植作为凉山州生态产业扶贫的突破口,正在逐步探索建立“贫困户+龙头企业+京东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模式,帮助贫困户从源头上“造血”、升级收入结构,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每亩增收约4000元
2017年初,凉山州政府、京东与中泽公司选择八市县适宜区域,推广、带动农户及贫困户规模化种植油橄榄。龙头企业中泽公司为农户提供良种种苗、种植技术服务和果实收购,并对原料进行精深加工;京东将中泽公司产品纳入京东平台销售。
喜德县便是上述合作的八市县之一。喜德县冕山镇民主村村主任李亮介绍,以前主要种植玉米和土豆,成本高,经济价值低。以玉米为例,一亩玉米可收成700斤收入700元,除去成本农户只能挣200元,即便是后来开始种烤烟等其他作物,农户也只能收获土地租金,每亩大约在300元。
2017年11月,该村与中泽公司合作,引进优良油橄榄品种,与村民采取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的方式合作,共种植300亩油橄榄。今年6月初,这片种植区已经初见果实,“油橄榄一亩可产1000多斤,每亩增收约4000元。”
李亮介绍,按照现在这种模式,村民的收入将主要来自土地租金、种植区务工收入和卖果实的收入分成,不光将实现人均收入的增长,最重要的是实现村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谢诗苹家便是合作入股村民之一。2018年,她家的年收入除了土地租金700元、油桃收入,还将有油橄榄的果实收入分成,“今年脱贫没问题。”
资源有效整合 龙头企业的通路之变
“农户放心种,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果实收购,京东负责产品销售。”在凉山州油橄榄龙头企业中泽公司负责人徐晓燕看来,必须将种植、加工、销售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只有源头、中间流转和终端资源有效整合,借力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技术和通路,才可能让油橄榄产业扶贫进入良性循环。
像付永平这样的技术人员,他们负责气候、土壤、水源等环境勘察,负责结合当地环境为村民选择栽植品种、栽植方式,负责实时解答疑问并定期现场指导。
在油橄榄产业脱贫项目中,京东从店铺入驻、运营上给予企业平台使用费、平台质保金减免的政策扶持,同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协助橄榄油产品进行扶贫溯源品质的打标,跟踪产品从种植、加工到消费者的全过程,加深消费者对扶贫产品的理解、认识,提升购买转化。
同时,京东集团还通过视频节目”京晚8点”以及自身营销资源,将凉山橄榄油打造成了“网红”产品。
电商助农产品上行 地方经济的升级之变
目前,借助京东电商平台,油橄榄产业已在凉山州西昌市、昭觉县、喜德县、普格县、宁南县、会东县等地带动贫困户共计230多户。预计今年9-10月进行果实采摘,届时中泽公司将按照等级,以保底4元一斤的价钱向农户收购油橄榄果实,产品通过京东销售所得利润也将与老百姓分红。
“有了京东这样的大平台支持,我们发展油橄榄产业更有信心。”徐晓燕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据了解,京东上线贫困地区商品136个,品类300万种,实现销售额200亿元,累计帮扶1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超过20万贫困群体平均增收2000-3000元。
京东“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互联网+“立体扶贫”战略已初见成效。
兰州成功学校:
0931-4909588(总校办)
4909595(高考理科分校)
4546266(高考文科分校)
4909586(高中)
4909596(成功初中)
4909577(中考复读一校)
4546278(中考复读二校)
4909589(中考复读三校)
8692988(小学)
0935-6117988(河西成功学校)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