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15:55:19
新时代描绘新蓝图,新思想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当前,我国实践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思想界的理论交锋亦频频出彩。理论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回答时代课题,贡献出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思想观点。
近日,人民论坛杂志推出特别策划《理论界在关注什么》,梳理了当下理论界热议的十大话题,一起来看!
热点1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 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理论界掀起了一股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总体来看,学术界主要从该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生成逻辑、科学内涵、理论特色、原创性贡献、历史地位等诸多论题进行分析。我们相信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不断应用,其理论凝练也将不断深化,同时,在应用层面上的研究也将与理论研究同步发展。
热点2
关于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
目前,学界围绕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贡献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观点,拓展了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总体来讲,学界对加强党的领导形成高度共识,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对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制度化、法治化建设给予了很高的期待。并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建设好建设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热点3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学界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讨论热度持续不减,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形成了一些有益共识。总体来讲,学界对全面深化改革表现出较高期待,聚焦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领域,分析了一些可能面临的阻力和挑战。学界普遍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极其深刻的制度革命,要着重关注平衡各方利益、处理好各种关系。同时,学界一致认为,当前的诸多改革措施,直面当前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必定会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热点4
关于生态文明
当前,学界围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诸多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专家一致认为,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迈向新时代。要把生态问题置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系统中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此外,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方案的高度认可,充分说明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不仅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热点5
关于经济发展
当前,经济学界百家争鸣。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不仅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此外,专家进一步肯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潜在增长率方面的作用,强调今后需进一步完善供给侧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和盈利能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热点6
关于依法治国
我国现代法治理论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目前,法学界围绕中国要建设的法治到底是什么样的法治、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如何推进司法责任制落地生根等议题进行讨论。法学界普遍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方面面,既要改,更要立。因此,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全面深入推进。
热点7
关于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思想的新发展旨在拓展社会治理研究与社会治理实践的新渠道,焕发出与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特征相一致的新理论与新模式。目前,理论界围绕着我国社会治理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和面临的新问题,以及社会治理相关问题的新表述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深化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
热点8
关于文化建设
当前,学界围绕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诸多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深刻认识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界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要敢于、善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出去”,展现真实、立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热点9
关于意识形态
在一些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学界敢于亮剑、积极发声,及时有力地驳倒了一些错误言论。大家一致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仍然繁重而艰巨,决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要正确区分和对待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问题。
热点10
关于大国外交
当前,中国的大国外交成果丰硕,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国际关系学界讨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并阐释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这一理论问题反映在现实中,就是中国对既有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到底持什么态度?新形势下中国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外交?中国应该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对此,学界一致认为,目前中国外交呈现出很多新特点,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更加具有全球视野。中国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积极“有为”“有位”地参与全球治理及治理体系变革,携手世界各国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为推动建设公平公正的国际体系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兰州成功学校:
0931-4909588(总校办)
4909595(高考理科分校)
4546266(高考文科分校)
4909586(高中)
4909596(成功初中)
4909577(中考复读一校)
4546278(中考复读二校)
4909589(中考复读三校)
8692988(小学)
0935-6117988(河西成功学校)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