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3 15:48:57
去年5月份,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挂牌成立“江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今年两会上,民进江门市委员会指出这一“市级机构”目前只靠本院资源运作而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主管部门又不明确,长此下去将难以承担“重托”。
现状:学校心理咨询室使用率低
近年来,江门出现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数量有所增多。根据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青少年就诊情况显示,全年共接诊患者4899人,比2013年的4638人增加261人。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朱锦烨分析,“接诊未成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一方面是人们开始意识到这方面,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
民进江门市委员会提交的提案提出,全市四分之一中小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00多所中小学虽有96.2%的学校建有心理咨询室,但规范的不多,达到省、市‘心理示范学校’称号更少,且地域发展不平衡。”另外,全市100%的班主任和大部分教师持有“心理健康教师资格C证”,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逾百人,而心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持A证)不足百人。
瓶颈:缺乏有效机制推动,资金落实困难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越早介入越好”,朱锦烨指出。张东萍分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缺乏有效机制推动。她进一步解释,目前全市尚没有全面的未成年人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未有指定专门政府机构负责推动全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发生紧急灾难性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尚待建立,青少年出现的多种心理障碍的研究处理不到位。
据了解,江门在“创文”过程中挂牌成立的“江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由于多部门参与但工作分散、无人主管、无资源共享平台、无相应资金等原因,无法进一步开展工作。
建议:购买社会服务,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不高,应当考虑怎样把利用率提高”,朱锦烨强调,应当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家长、老师了解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她建议建立“三级预防机制”,第一级是基本的宣传、教育,第二级是如何对重点人群进行辅导,第三级是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强,必须由专业人士和专门机构来操作。张东萍提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落实资金,设立专项经费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建立三级服务网络,将心理健康工作分层次、有效地深入开展下去。民进江门委员会建议,在“养老和助残”购买社会服务的基础上,扩展购买社会服务项目,以弥补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不足。
“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加强规范管理。”朱锦烨分析,目前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很多是半路出家,缺乏经验,有些治疗方法不太符合规范。她强调,“心理治疗很多时候都是揭别人的伤疤,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对患者造成第二次伤害。”
2025-07-02 17:41:28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