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15:30:01
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复读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怀揣着背水一战的决心,却也常常被“基础薄弱、习惯欠佳、信心不足”等问题所困扰。传统的“题海战术”对他们真的有效吗?
作为一名高考复读数学教学多年的教师,兰州成功自强补习学校高考二校数学老师王颖,用她独特的教学实践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她所带的班级,取得了平行班第一名,生均增分29.5分的耀眼成绩。这背后,不是魔法,而是一套以“精准、规范、跟进、补差”为核心的科学教学体系,是她灵活运用成功“教学考”理念的成果。
一、精准教学:放弃“撒胡椒面”,专攻“60%基础分”
面对内容庞杂的复习任务,王颖教师有着清醒的认知:“很多学生失分不是因为不会做难题,而是基础题丢分。”因此,她的课堂紧跟成功“教学考”理念,不再追求题量的堆砌,而是追求质的精准。
“我统计过,高考数学有60%左右是基础题,把这部分分数拿到手,及格就不成问题。”她的课堂,重点剖析核心考点、思维路径和典型陷阱,严格贯彻成功“教学考”,力求 “讲一题,通一类” ,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为学生构建稳固的得分基本盘。
二、当堂巩固:6-7道“变式题”的魔力,让知识落地生根
每节课,她都会精心设计仅6-7道的配套练习题。这些题目并非随意挑选,而是当堂所讲内容的“变式题”——或改变数字,或变换问法。
学生当堂完成,教师当场批改,发现问题立即讲解。这种“学习-应用-反馈”的即时闭环,让知识在记忆最深刻的时刻得到强化,真正实现了从“听懂”到“会用”的跨越,效率远超盲目的题海战术。
三、狠抓规范:一笔一划间,挽回“不该丢的5分”
“许多复读生失利的原因并非全然不懂,而是输在了答题习惯上。”她将解题规范提升至战略高度,要求学生对每道题书写完整、清晰的过程。
“一开始学生很不理解,觉得小题不需要写过程。但我告诉他们,高考阅卷是分步给分。”通过作业的面批面改,她亲自指导学生修正步骤跳跃、逻辑不清等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因书写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减少了至少5分。
四、人人过关:面批面改下的“错题清零”行动
王颖老师坚信作业的反馈价值远高于检验价值,因此坚持“有做必改,有错必纠,教师逐一过关”。
她会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面对面检查改错,聆听解题思路,精准打击思维误区。“这样的做法虽然辛苦,但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把知识点真正‘吃透’,实现人人过关。”

五、动态补差:“学困生名单”上的温情与坚守
对于基础更薄弱的学生,她有一套动态的“学困生名单”管理机制。名单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最新学情持续更新,确保帮扶精准到位。
策略的核心是“夯实基础,日日过关”。每天2-3道必考基础题,看似任务不重,却是系统填补知识漏洞、重建学习信心的关键。“有个学生从最开始18分,到高考时考了62分,就是靠这样日积月累的坚持。”这不仅是知识的辅导,更是一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信念传递。
六、勤于跟进:做学生奋战路上的“坚实后盾”
复读生的心理压力巨大,容易产生懈怠。因此,她力求做到“勤跟进、紧跟踪”:勤于检查笔记作业,勤于交流思想动态,紧密跟踪成绩波动。这种高强度的跟随,既是监督,防止学生掉队;更是持续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他们追梦路上最坚实的战友。
一年的实践,班上学生数学成绩普遍提高了20-40分。这组数字的背后,是王颖教师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习惯、塑造品格、重建信心。
王颖,数学老师,本科学历,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数学功底扎实。发表论文《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专注解题方法优化与学习效率提升,精准定位你的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辅导方案,倾注全力,务实陪伴,助力复读学子突破数学瓶颈,稳步提分,自信冲刺高考!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