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16:58:14
2025年高考战绩辉煌,捷报传来!
李雪林老师所执教的两个高三复读班,
高分班人均提升10.2分,
平行班更是实现了人均18.1分的巨大飞跃!
两项增分数据,均位列年级第一!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没有神话,有的只是一套被实践验证的、科学高效的成功 “教学考”理念体系与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李雪林老师的课堂魔法!
一、 以“教学考”理念为根本,构建高效复习体系
成功“教学考”理念,是指导我们全年复习工作的总纲领。其核心在于“狠抓基础知识、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不断追问”,我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复习的每一个环节。
1. 狠抓基础知识,筑牢根基:对于复读生而言,知识学点的漏洞和薄弱的基础是增分的最大障碍。我坚决摒弃“空中楼阁”式的难题战术,始终将回归教材、梳理核心概念、原理和方程式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构建知识网络、熟记关键知识点等方式,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精准、熟练、全面”的程度。
2. 一题多解,拓展思维广度:在课堂上,我格外注重引导学生对典型题目寻求多种解法。无论是化学平衡计算、离子浓度比较还是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都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各种解法的优劣。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帮助他们在考场上能迅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路径,提升解题效率。
3. 一题深解,挖掘思维深度:绝不满足于得出正确答案。对于一道好题,会进行变式挖掘:变换条件后结论是否成立?题目涉及了哪些知识点?容易设置哪些陷阱?还可以如何举一反三?通过这种“深解”,将一道题的效益最大化,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考查方式。
4. 不断追问,激发主动思考: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不仅是讲授者,更是追问者。通过连续、递进的提问,迫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从而暴露其思维过程中的断点和误区,并及时予以纠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 推行“三不讲”原则,倒逼学生养成高效预习习惯
复读生的时间极其宝贵,必须最大化课堂效益。我强力推行“三不讲”原则:
· 学生不预习的基础知识不讲:要求学生在预习课上自主完成学案中指定章节的教材阅读和基础知识填写,课堂时间则用于深化、辨析和答疑。
· 学生提前不做的题不讲:所有例题和练习题必须提前完成,课堂直接针对学生做题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大大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
· 学生没有认真思考的问题不回答: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先独立思考,查阅学案和教材,确实无法解决再提问。教师则会反问其思考过程,引导其自己发现突破口,而非直接给出答案。
这一原则看似“冷酷”,实则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使课堂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求索”,效率倍增。
三、 狠抓课堂管理,打造零干扰高效课堂
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深度的学习。复读班更是如此。实行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明确要求专注听讲、积极思考、严禁任何与课堂无关的行为。通过饱满的精神状态、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以及及时的互动,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实现了“向课堂要效益”的目标。
四、 精准诊断,分层盯抠,实现个性化增分
利用“预习反馈”和“高频次滚动考试”作为两大诊断工具,精准捕捉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弱点。
· 共性问题课堂集中解决:对于通过预习和考试普遍反映出的知识混淆点、易错点,在课堂上进行重点、集中、彻底的剖析和讲练,注重作题方法,确保大部分学生当堂消化。
· 个性问题通过“盯抠”个别解决: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利用课间、“盯抠”时间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单独“盯抠”。面对面地分析其思维卡点,手把手地指导其规范答题。这种个性化的辅导,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能被关注、被帮助,实现了整体水平下的个性化最大增分。
未来,我将继续深入探究“教学考”理念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流程,以更精准、更高效的教学策略,助力更多复读学子实现梦想,金榜题名!
教师风采
李雪林,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二十七年,高三级教学二十一年。曾多次获“高考优秀教师”。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