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10:44:06
课堂因预习而有效
中考复读二校 刘仲明
我校大力推行“有效预习”“课堂互动”,这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举措的实质就是将重心前移,把问题交给学生,学生通过看书自主去完成,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检査预习发现同题,带着问题去讲课。
一、“真正的预习”就是真正的学习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天之计在于晨。 春天的重要并不在于地收获了多少,而在于她是播种的季节,如果没有了春天的播种,那夏天的孕育,秋天的收获和初冬的储备都变得毫无意义。但春天也有春天的烦恼, 那就是虽然为一年播下了希望, 但她离收获却是最远的, 从而给别人留下了华而不实的味道。想到这里,不由得让我对课前预习也叫起委屈来;与春天的处境相似,课前预习也是一 个播种的学习时段,但她也是离学习成果最远的学习时段。课堂学习,教师和学生都看得见,你认真不认真,你学得好还是不好,马上就会有反馈。课后复习就更是收获的学习时段了,当你会做这道作业时,就证明你学会了;当你不会做这道作业时,就表明你没有学懂。可是,真正决定着你在课堂上学好与否,真正决定你在作业上做对与否,很可能就是预习上的投入。
预习不是事先看看而已, 真正的预习就是真正的学习, 不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学习, 还是课后复习,都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环节。对学生来讲,既然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这就意味着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抱着认真的态度, 按照彻底的原则来展开;如果都把学习的责任推到课堂学习上, 那就等同于大家都把学习责任推给了教师,而这是教师无论如何都承担不了的责任。
二、预习让课堂变得深刻
有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才可能有教师的真正备课。备课主要是备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三是备方法。其实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以辅助学生的学习为最终目的的。可是,当学生自已不预习就来口所课时,那就意味着这个学生是“零”,教师自然没有必要去备学生了。通过本学期五次大考,证明有学生的预习,才可能让教学内容深刻起来;有了学生的预习,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起来。在生活中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人并不是因为爱而付出, 而是因为付出才爱。当学生不预习就去听课时,反正他对这堂课果也没有什么期待,于是老师怎么上课他就怎么听课,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到最后究竟学到了什么, 或者什么都没有学到。 预习时间在自习课上只需要占20分钟左右,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更不要因为上课或者复习占了过多的时间,从而抢其它学习环节的时间,预习要认真科学,不能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走过程。
三、预习有助于高起点的教学
预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预习的含义是事先学习, 对于课本内容事先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也是理解知识、自我学习的过程,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保证。通过本学期的实践,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学习小组,本学期我组建了学习小组,每小组6-8名同学,全班可以组成8-9 个学习小组。首先从全班同学中挑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性格外向、在同学中威望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从高至低分别将学生编排到每组。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 .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过程有几点收获:小组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 ,学生预习得好,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提高;反之,预习得不好,就会学得被动,课堂的效率就低。因此,我们在教学只中一定要重视预习,要让预习变成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自主学习的基础,让预习真正有效,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